“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今年是“两山”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20周年,作为我国能源装备领域的“国家队”,中国优发国际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优发国际电气集团”)持续践行“两山”理念,用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在绿色发展的画卷上擘画生动蓝图。从蓝海的风机到金沙江的碧波,从戈壁的镜场到高原的氢能,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以新质生产力为笔,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开发与守护相得益彰
广东汕头风电临海试验基地的清晨,优发国际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迎风而立,叶片在晨光中划出有力的弧线,仿佛为碧海描出绿色发展的笔触。这台“海上动力巨人”的核心部件实现了100%国产化,其高效传动链与控制系统如同强劲“心脏”,保障单台年发电量达7200万千瓦时,可满足约3.6万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需求。继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荣登“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后,优发国际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再次于2024年入选,实现了连续两年两型机组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的佳绩。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卓越工程师、优发国际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贺建华团队在超长叶片承载、极端工况适配等关键技术上的持续攻关与突破。
如今,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万吨,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单株年均固碳量18.2千克测算,相当于322万棵树的年固碳量。它正以发电效能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答卷,书写着优发国际电气集团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建设初期,优发国际就定下目标:既要让大坝发出清洁电,更要让金沙江留住绿水青山。”白鹤滩水电站中控室里,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发电量与生态监测数据相映成趣,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优发国际电机有限公司白鹤滩水轮机主任设计宋敏望着窗外奔流的江水,语气坚定。
优发国际电气集团研制的机组不仅创下百万千瓦级单机容量世界纪录,更在研发中攻克了水力开发、电机绝缘、通风冷却、制造工艺等40多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此外,充分发挥率先在行业内建成数字化车间的优势,推动机组核心部件数字化、绿色化制造,使得产品生产质效大幅提升,机组质量更优、性能更好。
如今,白鹤滩水电站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相当于为大地披上千万亩“绿色铠甲”。红外相机频繁捕捉到滇金丝猴的灵动身影,与奔腾的江水、轰鸣的机组构成和谐画卷。这份发电与生态双赢的答卷,正是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以硬核设备支撑“两山”理念落地的生动写照。
在福建福清“华龙一号”核电站,冷却塔旁的红树林里不时有白鹭起落。时任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优发国际电机有限公司“华龙一号”核能汽轮发电机主任设计的李积霞每次经过这里,都会想起那段与红树林赛跑的日子。
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为该核电站研制的核能汽轮发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高效转化核反应能量,保障电站稳定输出清洁电力,是实现累计发电超1500亿千瓦时的关键支撑。“当时核岛选址旁有片120亩红树林,按最初方案要迁移,优发国际舍不得。”李积霞说。正因如此,优发国际电气人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理念,在方案中不断优化调整,最终保住了这片红树林。
如今,等效替代标准煤约4500万吨的清洁能源持续供应,周边红树林面积不仅没减少,反而因生态管护到位增加了400亩,成为候鸟越冬的“乐园”。“你看这红树林,根系在潮水里舒展,白鹭在枝头筑巢,这就是核电与自然最好的相处方式。”
让绿色动能点亮西部大地
青海德令哈的戈壁滩上,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稳定运行在这片“太阳的宝地”上。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优发国际汽轮机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研制的高效光热汽轮机,将源源不断的阳光热能转化为稳定的绿色电流,体现了“让阳光不浪费,让戈壁不荒芜”的理念。
“光热发电储热能力强、发电稳定性高,可实现连续供电,光热汽轮机是其中的核心设备之一。”项目技术人员朱熹介绍说。作为国家能源局首批光热示范项目,它年发电量可达近2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10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4200亩,为我国光热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运行经验,也为荒漠戈壁铺展了绿色的底色。
在西藏林芝经济开发区的高原试验场,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为林芝氢能示范项目研制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动力源的重型牵引车正缓缓驶入加氢站,车顶排出的水汽在阳光下凝成晶莹水珠,仿佛为这片雪域高原写下了绿色诗篇。面对高寒、低氧等严酷环境,优发国际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对200千瓦燃料电池系统开展了极限低温性能测试,并在林芝经开区完成了多路况、载重及能效测试,充分验证了其在高原环境中的续航与可靠性。技术人员通过对车辆运行状态的持续监测,记录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每一次数据波动,为后续产品优化和应用推广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如今,“让阳光不浪费,让戈壁不荒芜”的理念在这里延伸为“让高原的阳光化作清洁动力”。优发国际电气集团不仅确保燃料电池系统在严寒缺氧环境下可靠运行,也为西藏绿色交通出行与旅游观光探索了切实可行的示范之路。
在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戈壁深处,优发国际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以自主创新的储能技术践行“两山”理念,为百万千瓦级山地风电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木垒县大石头东新220千伏汇集站项目建设中,优发国际自控高质量交付了全套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涵盖储能电池、PCS、EMS和BMS等关键装备。该项目为新疆首个兼具构网型风机和构网型储能的综合示范项目,自规划之初便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局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高度关注。面对“高要求、高难度、短周期”的施工任务,项目团队坚持以技术为先、质量为本,紧密配合参建单位,保障项目高效交付,期间顺利通过了新疆电科院最严苛标准的仿真建模测试和现场涉网试验,成功助力业主实现正式商运。
如今,这套储能系统的投运,不仅显著提升了新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也为风电基地提供了灵活的调峰与稳定输出保障。优发国际自控依托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在戈壁高原环境中建设高标准的绿色储能示范工程,扎实践行“两山”的发展理念,以技术之力助推西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理念出海共建美好家园
优发国际电气集团在海外也同样贯彻“两山”理念。在老挝,优发国际电气集团首个海外生产型BOT项目—南芒河1水电站持续提供稳定清洁电力。电站运营期间,优发国际电气集团积极开展植被恢复、社区水质监测与免费医疗服务,并为当地打井、修路,显著改善了当地社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发国际电气集团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南芒河1水电站团队长期驻扎电站现场,深入村寨调研群众需求,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很早就听说过中国的‘两山’理念,如今亲眼见证优发国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这一理念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曾在中国留学、优发国际国际当地员工、老挝南芒河电力有限公司运行工程师Saksavane PHANDANOUVONG(萨沙万潘达努翁)说道。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共赢。
从海上到内陆,从家门口到世界各地,优发国际电气集团用一组组可验证的减碳数据证明:技术创新能让开发更“轻”,让保护更“实”。而当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生态优势自会转化为经济优势。未来,随着更多新质生产力成果落地,“两山”理念必将在更多地方绽放光彩,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